内涵与颜值刷新!南海农村人居环境呈新气象
加快改善农村人居环境,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,对于“三农”改革转型、城乡融合、乡村振兴等工作起着重要推动作用。近年来,南海区以农村厕所革命、生活污水垃圾治理、村容村貌整治提升、长效管护机制建立健全为重点,巩固拓展三年行动成果。
在这个过程中,全社会纷纷参与其中,共同打造干净整洁、文明和谐的人居环境,营造人人关心、人人参与、人人支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浓厚氛围。
政府引导、集体主体、社会参与
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亮点纷呈
南海区改造后的公厕,颜值、设施大升级
一起来“数”读这张成绩单
01
农村生活垃圾治理:
完善收运,健全长效保洁
222个涉农行政村1992个自然村,已建成垃圾收集点3722个。 实现全区生活垃圾100%无害化处理。 28个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为“农村四分法分类试点”。
农村生活污水治理:
控源截污,优化建管机制
222个涉农行政村的村庄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100%。 建成23座城镇污水处理厂,处理规模103.4万吨/日。 建成截污管网2346.9公里。 建成分散式生活污水处理装置107座,处理能力达1.935万吨/日。 2021年底前新增建设污水管网300公里,完成第一批高质量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。
农村厕所改造:
补齐短板,树立精品典型
2019-2021年,新建/改建农村公厕619个,包含34个示范文明公厕。 累计完成户厕改造户数254433户,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普及率达100%。 乡村旅游区(点)等旅游接待场所建设100%达到A级以上厕所。 2022年计划继续改造提升50个农村公厕。
农业生产废弃物资源化利用:
紧扣目标,强调综合治理
养殖场(户)畜禽粪污产生量449343.3吨,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量392657.6吨,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87.38%。
2021年,农膜回收企业1家。37个农膜回收网点地膜、农膜回收率分别达到98%和99%。
农业生产秸秆可收集量为3903吨,利用量为3831吨,综合利用率达到98.16%。
村容村貌提升:
因地制宜,突显地方特色
常态化开展村庄清洁行动,全面整治环境脏乱差,深化“三清三拆三整治”工作。 严格落实河长制、湖长制,解决农村江、河水系污染、水道不畅、岸线不美等问题。 实施乡村绿化行动,保护和延续村庄原始形态和山水田林乡村风貌。 以乡村绿化美化为切入点,推进村内道路、河道坑塘、闲置空地和农户庭院普遍绿化,确保村庄的绿化覆盖率不低于30%。 打造村庄周边绿化带、村内休闲绿地和庭院绿化示范区。 200人以上自然村村内,1992条村完成道路硬化,完成率为100%,已完成公里数为7204.5公里。
此外,南海区通过加强村庄规划编制、完善建设和管护机制方面,全面加快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。在农田“看护房”整治、“四小园”建设、三线整治方面,均取得一定亮点成效。
截至2022年4月2日,累计整治各类问题田间窝棚9621个,总完成整治率为96.7%。 2021年全区建成“四小园”3242个,其中小菜园975个,小果园516个,小花园804个,小公园947个。2022年计划建成4000个“四小园”。 2021年已完成38个村(居)整治任务,剩余村(居)整治工作分阶段进行,2022年将累计完成88个以上村(居)整治任务。 聚全区资源重点打造市“百里芳华”乡村振兴示范带(南海段),里水“岭南农业大观园”等6大连片示范区、22条省级、13条市级、10条区级、若干镇级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特色精品示范村(居)。
从“要我干”到“我要干”
构建社会资本和乡贤力量参与机制
通过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、基础设施建设、文化提升等工作,南海村容村貌、精神文明建设得到持续提升。在这个过程中,一些村集体和村民逐渐转变思想,从“要我改”到“我要改”,在乡村振兴工作中担当起主体作用。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自有资金、社会资本和乡贤力量投入乡村振兴的浓厚氛围逐步呈现,在全社会形成“我的家园我来建”的共建共治新气象。
大沥镇太平社区
乡村振兴的深入实施,亦激发了一批各地乡贤的积极参与。九江镇上西村乡贤关杰初作为杰出典型,在2022年初,主动出资成立“关杰初共善乡村振兴慈善资金”,该资金覆盖全区7个镇街道,重点支持南海乡村振兴工作。与此同时,带动全区各镇街各村居积极发动社会力量,筹集资金参与乡村振兴工作的良好氛围。
白手起家创业成功后,关杰初通过慈善捐赠回馈社会
来源:佛山新闻网、南海区农业农村局
编辑:佛山新闻网 赖舒婷
点“在看”告诉更多人☟